夏日的晨光穿透薄雾,洒在巢湖市中垾镇的乡村田野上。每天清晨7点刚过,庙集村的网格员宋文慧便会挎上装有血压仪、防电诈手册的背包,来到服务对象家里,轻叩大门,门内传来熟悉的应答声,这便是中垾镇“窗帘之约”的日常开场。
这一通过上户走访的默契约定,让基层干部与村民的心更近了:从日常走访中代缴水电费、更换过期药的“生活管家”服务,到节日里擦窗叠被、拉家常解闷的“暖心陪伴”;从网格联动下“结对联系”的精心帮扶,到“线上+线下”双渠道的即时响应……“窗帘之约”通过干部脚步与群众需求的精准对接,织就基层治理幸福网。
日常守护,架起服务桥
6月17日清晨,网格员宋文慧与村干部钱彩云来到83岁独居老人孙齐正家。进门后,她们熟练地取出血压仪测量血压,同时向老人宣讲防电诈知识。
庙集村现有常驻人口2000多人,12名高龄、失独、残障村民纳入结对联系服务,享受“六助一护”服务。此次走访,她们检查并更换老人家中过期药品,细致叮嘱饮食康复注意事项。测量结束,钱彩云用手机为老人代缴电费:“大伯,水电费以后您别操心,有事随时找我!”
这样的场景在“窗帘之约”走访中已成常态。网格员化身“生活管家”,帮独居老人代缴费用、代购物资,为患病村民解读医保政策、协助就医,以实际行动拉近干群距离。
温情陪伴,传递人文关怀
“奶奶,天热了来看看您,顺便收拾屋子!”中垾社区志愿者尚雨洁、艾文倩敲响周村胡明英奶奶家门。周奶奶开门迎客,小尚放下日用品,询问老人睡眠、饮食情况,其他志愿者随即打扫房间、整理杂物。收拾完毕,小尚陪老人话家常,分享社区新修健身器材的消息,胡奶奶笑着表示想去看看。
据了解,中垾社区还组织专项走访。志愿者分组检查独居老人家中水电设施,更换老化插座,并留下印有社区电话与紧急联系人的联系卡。日常走访与节日关怀并行,志愿者用倾听和陪伴,点亮独居老人的生活,让“老有所乐”照进现实。
机制创新,融入网格治理
如今,“窗帘之约”已深度融入中垾镇基层治理体系。全镇依托8个村(社区)70个网格,组建13支由党员干部、志愿者构成的专项志愿服务队,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服务网络。通过深入摸排2178人,确定服务对象95人,每日跟踪生活状态,确保服务不漏一户、关怀不落一人。
“我们已建立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方式。”中垾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雍嘉欣介绍,“线上通过电话、微信群收集需求,线下由网格员‘接单’处理,小事当天解决,大事联动村(社区)、部门协同办。”雍嘉欣表示,下一步,中垾镇将结合乡村实际,积极引导更多党员群众加入到守护队伍中,让类似“窗帘行动”一样温暖人心的活动多起来,让守望相助成为乡村振兴的温暖底色。
文/图:马丰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