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动态
乡镇动态
夏阁花生正值加工旺季
时间:2025-10-20来源:点击:

眼下正值花生加工旺季,在巢湖市夏阁镇张华村的某食品公司车间里,经过工人们分拣、筛选的花生原料被送入智能化炒货设备。伴随着机器的运转声,一粒粒花生米在流水线上翻滚、加热,不一会便香气四溢,完成了从原料到成品的蜕变。

10月16日上午,记者走进这家公司,实地探寻夏阁镇是如何让不起眼的“红胖子”一步步蜕变为助农增收的“金豆子”。

田间提质:技术赋能,“红胖子”销路稳

花生种植是夏阁镇一张亮眼的“特色名片”。面对市场需求从“吃饱”向“吃好”升级,该镇主动调整产业结构,把“小花生”当作“大文章”来做,着力提升产品附加值。

目前,夏阁镇花生种植面积稳定在4000余亩。虽以零散种植为主,但农业技术人员常年提供技术指导,从筛选优质品种,到精准控肥、科学防治病虫害,每个环节都有技术兜底。一系列举措推动花生品质稳步提升,原本主要限于本地流通的“红胖子”,逐渐具备了走向更广阔市场的底气。

“以前种花生全靠老经验,收成看天,卖价看人。”在公司工作的村民耿照妹笑着算起“增收账”,“现在收上来的花生除了留点自家吃,其余全部卖给这里,根本不愁销路。我自家种了3亩花生,在厂里每月还能挣3000多元,两份收入让日子红火多了。”

image.png

车间增效:加工增值,“金豆子”撬动产业

该公司的落地,补上了夏阁镇花生产业“种植—加工—销售”链条的关键一环。在加工车间内,整个流程机械与人工配合默契,高效有序。

“我们主要进行深加工,根据订单生产油炸、烘炒等多个品类的休闲食品,日产量约5吨,每一步都严格把控品质。”公司负责人刘琳介绍,工厂常年消化夏阁本地及周边农户种植的花生,年收购量超过1000吨。通过精细加工,产品附加值比原料阶段提升30%以上。“以前主要卖‘散装花生’,现在变成了有品牌的‘休闲食品’,不仅销往江浙沪等全国市场,还出口到欧美地区。”

产业链的延伸不仅让花生“身价上涨”,更带来了“家门口就业”的机会。目前该公司已吸纳40多名村民就业,人均月工资达4000元以上。“在这里上班,活儿不重,还能照顾家,这样的好事以前想都不敢想。”务工村民汤家军感慨道。

未来发力:双向升级,释放产业潜力

“花生产业不是‘一锤子买卖’,要持续带动乡村振兴,就必须不断延伸链条、提升价值。”夏阁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

下一步,该镇将推动产业实现“双向升级”:在种植端,由农技部门统一推荐优质种子,并提供技术指导和品牌支持,引导零散农户“抱团发展”,推动花生种植向标准化、规模化迈进;在加工端,联合全镇多家食品企业协同发力,积极开发花生深加工产品,全力将“夏阁味道”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我们计划在现有油炸、烘炒等产品基础上,开发更多新品,让花生的‘变身’更加丰富多样。”刘琳信心满满地表示。新投入的智能化炒货设备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的色泽与口感,这让他对未来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从田间地头到现代化车间,这颗小小花生承载着村民增收的希望,它用实实在在的产业成效,撑起了农户的“钱袋子”、点亮了乡村的“好日子”,稳稳托举起乡村兴旺、农民幸福的梦想。


Copyright©2010-2020 www.chxcw.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中共巢湖市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皖ICP备07006050号-2

皖公网安备 34018102340269号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建议将电脑显示屏分辨率调为1024*768

投诉电话:0551-82310907 投诉E-mail:chsxcw@126.com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动态
乡镇动态
夏阁花生正值加工旺季
时间:2025-10-20 10:45:51来源:点击:

眼下正值花生加工旺季,在巢湖市夏阁镇张华村的某食品公司车间里,经过工人们分拣、筛选的花生原料被送入智能化炒货设备。伴随着机器的运转声,一粒粒花生米在流水线上翻滚、加热,不一会便香气四溢,完成了从原料到成品的蜕变。

10月16日上午,记者走进这家公司,实地探寻夏阁镇是如何让不起眼的“红胖子”一步步蜕变为助农增收的“金豆子”。

田间提质:技术赋能,“红胖子”销路稳

花生种植是夏阁镇一张亮眼的“特色名片”。面对市场需求从“吃饱”向“吃好”升级,该镇主动调整产业结构,把“小花生”当作“大文章”来做,着力提升产品附加值。

目前,夏阁镇花生种植面积稳定在4000余亩。虽以零散种植为主,但农业技术人员常年提供技术指导,从筛选优质品种,到精准控肥、科学防治病虫害,每个环节都有技术兜底。一系列举措推动花生品质稳步提升,原本主要限于本地流通的“红胖子”,逐渐具备了走向更广阔市场的底气。

“以前种花生全靠老经验,收成看天,卖价看人。”在公司工作的村民耿照妹笑着算起“增收账”,“现在收上来的花生除了留点自家吃,其余全部卖给这里,根本不愁销路。我自家种了3亩花生,在厂里每月还能挣3000多元,两份收入让日子红火多了。”

image.png

车间增效:加工增值,“金豆子”撬动产业

该公司的落地,补上了夏阁镇花生产业“种植—加工—销售”链条的关键一环。在加工车间内,整个流程机械与人工配合默契,高效有序。

“我们主要进行深加工,根据订单生产油炸、烘炒等多个品类的休闲食品,日产量约5吨,每一步都严格把控品质。”公司负责人刘琳介绍,工厂常年消化夏阁本地及周边农户种植的花生,年收购量超过1000吨。通过精细加工,产品附加值比原料阶段提升30%以上。“以前主要卖‘散装花生’,现在变成了有品牌的‘休闲食品’,不仅销往江浙沪等全国市场,还出口到欧美地区。”

产业链的延伸不仅让花生“身价上涨”,更带来了“家门口就业”的机会。目前该公司已吸纳40多名村民就业,人均月工资达4000元以上。“在这里上班,活儿不重,还能照顾家,这样的好事以前想都不敢想。”务工村民汤家军感慨道。

未来发力:双向升级,释放产业潜力

“花生产业不是‘一锤子买卖’,要持续带动乡村振兴,就必须不断延伸链条、提升价值。”夏阁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

下一步,该镇将推动产业实现“双向升级”:在种植端,由农技部门统一推荐优质种子,并提供技术指导和品牌支持,引导零散农户“抱团发展”,推动花生种植向标准化、规模化迈进;在加工端,联合全镇多家食品企业协同发力,积极开发花生深加工产品,全力将“夏阁味道”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我们计划在现有油炸、烘炒等产品基础上,开发更多新品,让花生的‘变身’更加丰富多样。”刘琳信心满满地表示。新投入的智能化炒货设备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的色泽与口感,这让他对未来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从田间地头到现代化车间,这颗小小花生承载着村民增收的希望,它用实实在在的产业成效,撑起了农户的“钱袋子”、点亮了乡村的“好日子”,稳稳托举起乡村兴旺、农民幸福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