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理论教育
理论教育
巢湖市第八届“举旗帜·送理论”微宣讲比赛举行
时间:2025-10-27来源:点击:

10月24日下午,巢湖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内金句频出:“为民服务不是空谈,用心倾听才能得到回响。”“乡村振兴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廉洁不是老掉牙的大道理,而是年轻人扎根社会的‘深根’,是面对诱惑时挺直的‘腰杆’。”

掌声、笑声、快板声,声声入耳;理论、道理、身边事,句句走心。这里正在举行巢湖市第八届“举旗帜·送理论”微宣讲比赛,从各单位脱颖而出的青年宣讲员齐聚一堂,用青春的视角解读理论,用鲜活的故事诠释初心,为理论宣讲换上了全新的“打开方式”。

理论接“地气” 宣讲入“人心”

“今年我观看了电影《长安的荔枝》和《浪浪山小妖怪》,剧中角色在困境中坚守初心、在平凡中勇毅前行的精神,与新时代基层工作者的追求高度一致。”……宣讲台上,选手们以一个个生动的比喻、一件件亲历的小事引发共鸣,将书本上的“大道理”转化为接地气的“家常话”。

没有硬拔高的扭捏,没有为逗乐强说梗的尴尬,选手们从自身经历出发,讲出了真情实感,讲出了家国情怀。一切顺“理”成“章”,自然生“梗”。这场持续三个多小时的宣讲仿佛一段沉浸式的旅程,讲者激情澎湃,听者全神贯注,在思想的活泉中同频共振,共同感受思想的力量、治理的智慧、国家的强盛、人民的幸福。

创意打开方式 宣讲“活”起来

如何才能让理论插上翅膀,飞入田间巷陌?这些“80后”“90后”甚至“00后”青年宣讲员们给出了新的答案。他们深知传统“单向灌输”的宣讲模式效果有限,于是纷纷拿出创意巧思,推出一批“出新”又“走心”的宣讲精品,现场亮点颇多。

槐林镇的李锦涛和两位队友别出心裁,将相声和快板相结合,以《槐香廉韵话青春》为题,从一棵老槐树出发,讲述青春与廉洁的故事。幽默的段子,生动的演绎,让抽象的理论变得可感可触。

市教体局的张秋月则选择了年轻人喜闻乐见的脱口秀形式,带领观众回望历史长河,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将传奇将军李克农等共产党人的忠诚与智慧娓娓道来,解锁时代精神密码。

“祖国强盛前景美,我用童谣来描绘;人与自然共和谐,水绿天蓝山妩媚;互利共赢惠万民,中国智慧尤宝贵;立足当下谋长远,命运与共为人类……”闻岩等五位教师手持快板,在快板灵巧翻飞间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明快的节奏中,展现了巢湖教育工作者团结协作、奋力拼搏的精神风貌。

讲“段子”、抖“包袱”,选手们“新”意十足,让宣讲“有趣有料”“有滋有味”,更“接地气”、入人心。

源于基层实践 讲述真实感悟

这些精彩的宣讲作品,不是凭空创作的“表演”,而是基层工作者走街串巷访民情、加班加点解民忧时攒下的工作积累,是在化解矛盾、服务群众中炼出的智慧结晶。

栏杆集镇的张驰等人以微访谈的形式,分享了驻村工作队扎根农村的振兴故事。“以主持人问、我们答的形式宣讲,是想让大家了解驻村工作队在乡村振兴中做的点点滴滴实事,同时也借此机会与其他选手交流学习,希望能汲取他们的长处,将更多好的方式方法带入我们今后的驻村工作中。”张驰在赛后说道。

经过激烈角逐,评委从宣讲内容、语言表达综合表现等方面对参赛选手进行评分,最终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

作为巢湖市加强基层理论武装的重要品牌活动,“举旗帜·送理论”微宣讲比赛已成功举办八届,通过以赛促学的方式,培育了众多优秀宣讲员,厚植了理论宣讲的人才根基,构建起干部锻炼担当的实践课堂,成为传播巢湖声音的重要窗口。未来,它将继续发挥好理论宣讲在思想传播中的重要作用,赋能巢湖市“洗耳恭听”宣讲品牌建设,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巢湖篇章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Copyright©2010-2020 www.chxcw.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中共巢湖市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皖ICP备07006050号-2

皖公网安备 34018102340269号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建议将电脑显示屏分辨率调为1024*768

投诉电话:0551-82310907 投诉E-mail:chsxcw@126.com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理论教育
理论教育
巢湖市第八届“举旗帜·送理论”微宣讲比赛举行
时间:2025-10-27 14:42:17来源:点击:

10月24日下午,巢湖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内金句频出:“为民服务不是空谈,用心倾听才能得到回响。”“乡村振兴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廉洁不是老掉牙的大道理,而是年轻人扎根社会的‘深根’,是面对诱惑时挺直的‘腰杆’。”

掌声、笑声、快板声,声声入耳;理论、道理、身边事,句句走心。这里正在举行巢湖市第八届“举旗帜·送理论”微宣讲比赛,从各单位脱颖而出的青年宣讲员齐聚一堂,用青春的视角解读理论,用鲜活的故事诠释初心,为理论宣讲换上了全新的“打开方式”。

理论接“地气” 宣讲入“人心”

“今年我观看了电影《长安的荔枝》和《浪浪山小妖怪》,剧中角色在困境中坚守初心、在平凡中勇毅前行的精神,与新时代基层工作者的追求高度一致。”……宣讲台上,选手们以一个个生动的比喻、一件件亲历的小事引发共鸣,将书本上的“大道理”转化为接地气的“家常话”。

没有硬拔高的扭捏,没有为逗乐强说梗的尴尬,选手们从自身经历出发,讲出了真情实感,讲出了家国情怀。一切顺“理”成“章”,自然生“梗”。这场持续三个多小时的宣讲仿佛一段沉浸式的旅程,讲者激情澎湃,听者全神贯注,在思想的活泉中同频共振,共同感受思想的力量、治理的智慧、国家的强盛、人民的幸福。

创意打开方式 宣讲“活”起来

如何才能让理论插上翅膀,飞入田间巷陌?这些“80后”“90后”甚至“00后”青年宣讲员们给出了新的答案。他们深知传统“单向灌输”的宣讲模式效果有限,于是纷纷拿出创意巧思,推出一批“出新”又“走心”的宣讲精品,现场亮点颇多。

槐林镇的李锦涛和两位队友别出心裁,将相声和快板相结合,以《槐香廉韵话青春》为题,从一棵老槐树出发,讲述青春与廉洁的故事。幽默的段子,生动的演绎,让抽象的理论变得可感可触。

市教体局的张秋月则选择了年轻人喜闻乐见的脱口秀形式,带领观众回望历史长河,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将传奇将军李克农等共产党人的忠诚与智慧娓娓道来,解锁时代精神密码。

“祖国强盛前景美,我用童谣来描绘;人与自然共和谐,水绿天蓝山妩媚;互利共赢惠万民,中国智慧尤宝贵;立足当下谋长远,命运与共为人类……”闻岩等五位教师手持快板,在快板灵巧翻飞间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明快的节奏中,展现了巢湖教育工作者团结协作、奋力拼搏的精神风貌。

讲“段子”、抖“包袱”,选手们“新”意十足,让宣讲“有趣有料”“有滋有味”,更“接地气”、入人心。

源于基层实践 讲述真实感悟

这些精彩的宣讲作品,不是凭空创作的“表演”,而是基层工作者走街串巷访民情、加班加点解民忧时攒下的工作积累,是在化解矛盾、服务群众中炼出的智慧结晶。

栏杆集镇的张驰等人以微访谈的形式,分享了驻村工作队扎根农村的振兴故事。“以主持人问、我们答的形式宣讲,是想让大家了解驻村工作队在乡村振兴中做的点点滴滴实事,同时也借此机会与其他选手交流学习,希望能汲取他们的长处,将更多好的方式方法带入我们今后的驻村工作中。”张驰在赛后说道。

经过激烈角逐,评委从宣讲内容、语言表达综合表现等方面对参赛选手进行评分,最终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

作为巢湖市加强基层理论武装的重要品牌活动,“举旗帜·送理论”微宣讲比赛已成功举办八届,通过以赛促学的方式,培育了众多优秀宣讲员,厚植了理论宣讲的人才根基,构建起干部锻炼担当的实践课堂,成为传播巢湖声音的重要窗口。未来,它将继续发挥好理论宣讲在思想传播中的重要作用,赋能巢湖市“洗耳恭听”宣讲品牌建设,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巢湖篇章凝聚强大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