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2025年合肥市“非遗进校园”文化传播活动走进巢湖市东风路小学。一场汇聚非遗传统技艺的文化盛宴,让师生们在校园里沉浸式感受家乡非遗的震撼之美。
舞台光影里的文脉传承
初冬和煦的暖阳里,东风路小学的操场上不时传来阵阵掌声和喝彩声。操场一侧的舞台上,经典非遗展示节目庐州三花小货郎、庐州狮舞、变脸、巢湖民歌轮番上演,精彩技艺让现场观众目不暇接。
展演现场,非遗传承人们还走进学生们的观看队伍展开互动,让孩子们亲身参与,近距离感受非遗艺术的独特魅力。巢湖民歌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李家莲老师带领学生们共同唱起巢湖民歌,悠扬的旋律和稚嫩的童音交汇,让非遗的薪火传承具象化为一个个动人的瞬间。

体验非遗技艺的隽永匠心
在非遗技艺互动区,十个非遗技艺展位内传承人现场献艺、悉心指导,庐阳糖画、庐州吹糖人、庐阳剪纸、纸笺加工技艺、庐州木板水印、庐阳古法制香、巢湖卵石画……每个展位都被学生们团团围住,孩子们扬起小脸,张大眼睛,聚精会神地倾听非遗传承人的讲解,求知的喜悦绽放在他们的脸上。
东风路小学校长李洪松介绍,东风路小学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巢湖民歌传承基地,今年也是东风路小学建校120周年。此次非遗进校园活动的举办更好地促进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交流,也让学生们在非遗技艺的展示中沉浸式感受了非遗的独特魅力,增强了文化自信,更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传承与热爱的种子。
庐阳糖画摊位前香气四溢,传承人将加热后的糖汁均匀浇注在石板上,用流畅的线条勾勒出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图案,在阵阵欢呼声里,孩子们真切感受到非遗技艺的精湛与绝妙。
在庐阳剪纸展位,一张张红纸在传承人的剪刀下旋转折叠,纸屑纷飞间,一个个精巧的造型引来学生们的连连赞叹。许多同学也拿起剪刀,跟随老师认真裁剪,共同体验剪纸乐趣和非遗技艺的魅力。
庐州木版水印让孩子们体验了传统印刷的魅力。同学们认真学习,纷纷动手操作,许多同学拿出课本,把印制作品亲手印在自己的课本上,让古老的非遗技艺成为自己珍贵的礼物。
巢湖市文化馆馆长战皓表示,此次非遗进校园活动聚焦合肥市多个非遗项目,通过宣传展示与互动体验相结合的形式,让孩子们近距离了解非遗、感受非遗,也引导孩子们从历史的聆听者成为本土文化的传播者和守护者。近年来,巢湖市常态化开展非遗“五进”活动,让非遗走进公共文化场馆、社区、校园、景区等,通过讲座和体验活动等多种形式,让非遗不再是室内的展品,而变成孩子们触手可及的鲜活文化。
本次活动由合肥市委宣传部、合肥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合肥市文化馆(赖少其艺术馆)、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巢湖市文化和旅游局、合肥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承办,巢湖市文化馆、巢湖市东风路小学协办,合肥日报传媒集团(合肥日报社)媒体支持。
皖公网安备 3401810234026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