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施仁术,仁心暖万家。”在巢湖市亚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武书喜用整整十年的执着坚守,生动诠释了这句话的真谛。从诊室内精研浮针疗法的专注,到日常中普及急救知识的奔走,再到扶危济困的公益足迹,她以精湛医术与无私大爱,成为了居民最贴心的“健康守护者”。
不惧挑战 勤学精进
“武医生热心、爱心、耐心、细心、专心,是我心中的好医生!我每次治疗都要一小时左右,她从不嫌烦,总说说笑笑缓解我的紧张。”8月15日上午,在巢湖市亚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门诊,刚接受完浮针治疗的张大爷对主治医生武书喜赞不绝口。张大爷的“老毛病”曾让他辗转求医无果,是武书喜率先提出尝试浮针疗法。
在帮张老施针期间,体检结束的祝阿姨特地绕到诊室,亲热地跟武书喜打招呼。“以前心脏不好,多亏了武医生。她看病就像自家闺女一样细致,总是笑着叮嘱我们需要注意的事项。”
“基层全科医生,最需‘十八般武艺’。”武书喜深谙基层医疗的特殊性。为给患者多一份康复希望,她主动进修中医针灸技术,将浮针疗法引入日常诊疗。
武书喜介绍,开始学习中医知识以及针灸技术时,很繁琐很疲惫,曾想过要放弃。在针灸技术初步学成后,一位饱受腰痛困扰的老奶奶佝偻着背、愁眉苦脸而来,武书喜的浮针一针起效,老人家走的时候笑语盈盈。“那一刻,所有的付出都值得,也更坚定了我继续深造的决心。”武书喜说。
基层淬炼出的“多面手”
1986年出生的武书喜,已在亚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扎根十年。从青涩医学生到居民信赖的“金牌医生”,这十年是她在基层沃土中不断淬炼成长的历程。初出茅庐时,面对病患的复杂情况、诊断的犹疑、用药的选择,她也曾焦虑困惑。“但正是这些困难,点燃了我对知识的渴望。”她如是说。
于是,她抓住每一次进修机会,先是在合肥市第八人民医院急诊科、儿科学习锤炼,之后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完成了三年严格规培。这些经历不仅夯实了她全科诊疗的基石,更赋予了她突破专业边界的底气。凭借过硬技术与严谨态度,她在技能擂台上屡获佳绩——代表单位参加基层卫生人员综合能力技能大赛,摘得两次个人“二等奖”、一次团体“三等奖”。此外,还荣获巢湖市“金牌职工”“巢湖好医生”“优秀职工”“巢湖最美职工”等多项殊荣。
热衷公益 传递薪火
身为一名共产党员,武书喜将医者的社会责任感延伸至诊室外更广阔的天地。面对公众急救知识相对匮乏的现状,她以在合肥市、安徽省红十字救护大赛中屡获佳绩(心肺复苏二等奖、小腿骨折固定一等奖)的过硬资质,主动扛起急救科普大旗。
她的公益足迹遍布机关、企业、校园,累计培训数千人次,传授成人心肺复苏、腹部冲击法、创伤包扎等“救命招数”——90%的学员成功考取救护员证,践行着她“人人学急救、人人会急救”的愿景。
工作之余,她亦是公益协会的活跃志愿者:陪伴留守儿童,为患癌夫妻葡萄园组织爱心义卖,为重病患者医疗费奔走众筹……她用点点微光汇聚城市互助的暖流。她所信奉的“助人为乐、传递爱心、乐于奉献、不求回报”十六字箴言,让她的白大褂在社会土壤中扎根更深。
谈及未来,武书喜眼神坚定:“我将继续扎根基层,努力提升自我。”
记者 向枫林 文/图